存款、提款 譚文興社工督導 在商場裡,有位小朋友在鬧情緒,要媽媽買玩具給他,媽媽說沒有錢,小朋友就說去提款機取就可以了。小朋友不知道的是,爸媽要很努力賺錢,把錢存到銀行,才能在提款機提款啊。 生活和親子關係,也需要“存款”,也會有“提款”。 你還記得多少,小時候父母在你身上的“存款”呢? 一塊煎香的午餐肉,難得入廚的爸爸煎的半月型流心荷包蛋(真像叮噹的口袋),一起動手做啫喱果凍,一家人包餃子…… 甚麼時候需要“提款”呢? 每次當關係變得緊張,因為孩子的飲食問題,不可理喻的脾氣行為,伴侶和家人的不理解,旁人的指責……“款項”一下子就被提走了,如果“存款”不足,還會變成債項,每天就像無止境的還債,又怎會有希望呢? 有一次做家長講座,有位爸爸很真誠的問,“點解我哋要學埋咁多理論方法呢?”一時間也不知怎樣回答,就把問題先拋給在場的家長,他/她們的子女都在8-12歲之間,父母年資也有8-12年了。“學多啲,知多啲嘛”、“温故知新”、“聽吓人哋點講、點做”,“有時聽吓家長呻吓,都會覺得自己果個都唔係好差”(笑聲)。 我很認真的回答爸爸,“我相信各位爸爸媽媽各位家長,你哋係最了解你嘅子女嘅人,係你精神好、心理質素高嘅時候,你會知道點樣管教子女;但係人總有精神唔好、心情差嘅時候,而係呢個時候,你個袋有一招半式,可以應付住先,處理一下先,使親子關係無咁緊張,你唔使做衰人,做完之後自己又內疚,都係一種祝福。" 參與家長講座,也是幫自己“存款”。 ![]() |
更多分享
(1) 與孩子一起欣賞故事書,減減壓!!熊貓姨姨故事時間~《和風做朋友》 |
|
(2) 靜觀生活 |
|
(3) 腹式呼吸法練習 |
|
(4) 為心靈加油: 三招在家減壓 |
|
(5) 有助減壓的大自然音樂 |
|
回顧屯曦打氣區 |
|